如何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(8歲或以上)
- 小米
- 2020年4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小學三年級的孩子,比較會有自己的主見,對於一天要做甚麼,也會有自己的意見。家長可以教孩子計劃工作及休息時間的分配,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之餘,家長可以從旁提供建議。可以玩,但自己去計劃有多少玩的時間,而不是無限制的玩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列出應該做的事,然後再列出想要做的事:

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因為教孩子規劃時間的目的,就是要孩子能自己管自己,對自己負責,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在管他。
當我們放手讓孩子有可以自由決定自己如何享用自己的時間,我們首先要先跟他約定,除了這段時間外,其他時間就必須把該做的事情做好,如果沒做好,就會玩樂的時間便會相應減少。
如果已經定好時間,但孩子就是完成不了工作,該怎麼辦呢?這時家長只要輕聲告訴他:「是你自己因為做了…,占用了時間,不是我。」這便能幫助孩子做好簡單計畫,長大後就比較不丟三落四了。
相反,如果孩子能跟時間表的時段,便立刻表揚他,獎勵他主動完成自己的工作,這是自律的表現。
再大一點的孩子,約從未做過時間規劃,可按照上面方法試一試,待有經驗了,父母只需提出3個原則便可:
1. 做好功課
2. 收拾好自己的物品
3. 報告父母每天的成果
這樣,孩子除了能學懂自律之外,還可以學習反思及檢討,自我進步。
Comments